从中医理论讲,人体感染了风、湿、火等邪气后,阳气就不能很好地宣通透泄。这种情况下,借助一些外力,比如刮痧治疗,就能宣泄邪气。冬天,人容易感冒、上火,这时候刮痧是最好的驱除邪气方法。

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,出痧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、血流外溢,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,是在刮痧过程中就已经伴随出现的。
所以,刮完痧后马上热敷不但不能阻止出痧,还可能因为热敷加速了血液循环,扩张了血管而导致皮下出血的加重。
也就是说,马上热敷,出痧的情况可能更严重。
同样的,运用这个原理,换个时间热敷,就可以加快痧斑的消退。
在刮痧3~6小时后进行热敷,此时痧斑基本稳定,不会继续出血,可在改善出痧局部血液循环的情况下,缩短痧斑存在的时间。
当然,如果痧斑的面积比较大,或者紫黑比较明显,甚至3小时后还在慢慢变化,这种情况就要等24小时以后才能热敷,否则会加重出血情况。
另外,刮痧后应该多喝水,以加速排出身体的毒素。有条件的话,最好能喝一碗红枣水(用七八颗红枣煮就可以了)。
红枣水能补充气血,有利于身体把刮痧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。出痧严重的话,还可以加一片当归和红枣一起煎水喝。
因为刮痧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,血流外溢,这属于中医的耗津现象。适当补充液体,特别是一些具有补气补血作用的中药材熬制的汤液,可以在补津的同时扩充血容量,加快体内血液循环,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。
有些人刮痧后的几天感冒的症状更加严重了,认为是中医调理师的给他治出问题了,其实是因为刮痧后吹风了,刮痧后皮肤毛孔会张开,这时候风邪会钻入毛孔,导致感冒受风。所以刮痧后一定要注意保暖,最好是能喝杯热水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