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 > 中医医学>正文

夏季炎热易“疰夏”,分型辩治疗效佳

时间:2020-07-16 13:36:29    来源:中医中药网 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我来说两句() 字号:TT

 夏季气候炎热,雨水多,湿度大,人体容易出现全身困重、神疲乏力、头晕心慌、食少纳呆、恶心呕吐等症,中医称之为“疰夏”,民间又称为苦夏,是夏季的常见病、多发病,以老年人和小儿多发,用中医分型治疗效果很好。

暑热伤津型

发热,少汗或无汗,口渴,多尿,烦躁,神情疲倦,唇红干燥,咽红,食少便溏,舌质较红,苔薄,白或薄黄,脉细数。小儿指纹紫。

【方药】

王氏清暑益气汤。西洋参麦冬、淡竹叶知母白薇陈皮各10克,石斛、粳米各15克,鲜荷叶(带梗)、西瓜翠衣、鲜芦根各30克,生甘草6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
暑湿困脾型

神疲乏力,四肢困重,嗜睡懒言,身热不扬,恶心呕吐,脘腹痞胀,口腻纳呆,便溏不爽,舌质淡红,苔白腻或微黄腻,脉濡数。小儿指纹淡红。

【方药】

藿朴夏苓汤。藿香、生苡仁、赤茯苓各15克,厚朴、姜半夏杏仁白蔻仁、猪苓、淡香豉、泽泻通草各10克,滑石30克,生甘草6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
脾胃虚弱型

精神萎靡,嗜卧倦怠,气短懒言,肢软乏力,面色苍白,食欲不振,大便稀薄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濡细。小儿指纹色淡。

【方药】

理中汤党参30克,炒白术15克,姜半夏、陈皮、厚朴、炒白扁豆、泽泻、神曲各10克,干姜吴茱萸、白蔻仁、炙甘草各6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
气阴两虚型

平素气虚,又感受暑湿,倦怠乏力,头晕目眩,神疲嗜睡,虚烦不安,口渴自汗,食欲减退,形体消瘦,舌胖有齿痕、苔薄、脉细弱。小儿指纹色淡。

【方药】

李氏清暑益气汤。黄芪30克,太子参、炒白术、葛根五味子各15克,炒苍术黄柏升麻、泽泻、炒神曲、陈皮、青皮、麦冬、当归身、白芍各10克,炙甘草6克。每日l剂,水煎服。

相关新闻
    无相关信息
网友评论
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
用户名:
密码:
验证码:  
匿名发表

业务咨询

  • QQ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电话:
  • 0512-58223774
  • 手机:
  • 13706220483
  • QQ:
  • 1612170592